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规范 > 正文

一只木夯的故事

时间:2021-03-27 作者:佚名 来源: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一只木夯的故事

  全国劳模、泰和公路分局老营盘养路队原队长吴新沙

  

  

  2021年3月,我带着父亲的宝贝——一只他亲手做的,在上世纪修建井冈山公路时用于夯实路基的木“压路机 ”(以下简称木夯),千里迢迢来到英雄城南昌。

  当我站在江西道路和运输文化科普馆红色交通展板前,把这只木夯放在这里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这件见证了江西公路发展变迁、饱含我父亲深厚感情的物品即将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木夯“住”在父亲床底下

  我第一次看到这只木夯时还在念小学。那是1959年国庆节后的一天,刚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回来的父亲带着奖状和木夯、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我们老营盘养路班里(当时我家没有房子,全家住在道班里直到父亲退休)。

  父亲边修木夯边说:“那个老李(工程班架木桥的李班长),把我的木夯借去打桥桩,也不爱惜,弄得它伤筋动骨、扶手也断了,还要我做了一只新的木夯拿去才肯换回来。”

  接着,父亲在他床底下先放了一块木板又垫上干稻草,然后让木夯舒舒服服地睡在上面。

  那时,我们住的道班房是干打垒的土房,有“三漏”(下雨天漏雨、下雪天漏雪、冬天漏风、夏天不透风)。父亲先跟我说:“木夯淋湿了会霉烂,多可惜啊!”后又对木夯说:“哪天我会把你送进公路历史博物馆,让你住进高楼大厦!”

  每年雨季过后,我看见父亲都会把木夯搬出来晒太阳,并换上新稻草,像他呵护自己儿子那样,保护着这只让他把对共产党、新中国的感恩之情付诸行动的木夯,也促使着我把木夯完好无损地保存到今天。

  天有不测风云。1969年8月9日上午9时,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袭击了泰和县。我们道班很快就进了水。父亲立刻要我扛着木夯跟上他,只见他拿着一根竹杆在齐腰深的水中一边探路、一边拼命大喊:“大家快跑出来,马上屋就要倒了……”

  好险啊!我和父亲刚跑到道班后面的一座山坡上,就看见一个巨浪把我们的道班房连根拔起、冲得无影无踪。我最亲爱的妈妈也被可恶的山洪冲走了,瞬间,我就失去了温暖的母爱。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亲人解放军。当天下午,县人武部官兵就用冲锋舟给我们送来了食品、救生衣、棉被和帐篷,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共产党、新中国。

  父亲常对我说:“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你父亲。1948年,我在南昌老家被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就要押送去台湾了。我坚决不给反动派卖命,逃跑了三次都没成功,手也打断了、还给我上了脚镣,多亏了和你爷爷一起修路的吴师傅(地下共产党员)帮忙,才和同时被抓的另外3人一起逃了出来,吴师傅还塞给我们每人两块大洋,又写了一张条子要我们先到老营盘他家避难,我就是这样来老营盘修路的。后来,吴师傅等人受南昌地下党组织委派回到泰和,带领我们护桥护路,迎接解放大军到来,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7月28日泰和解放这一天,吴师傅和多名地下党员带领我们永昌汽车渡口的14名渡工和两艘渡船,把驻扎在赣江边的国民党泰和自卫总队长陈崇义率领的200多人带着200多只长短枪、2000多发子弹、1挺重机枪和1门山炮,安全运送到南门砂洲上向解放军投降,没有费一枪一弹。受到军管处表扬,我还被评为‘支前模范’”。父亲每次说起这段往事就停不下来……

  从此,泰和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们公路人和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一样,为泰和人民获得新生立下了头功。

  从1978年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幸福。我家先是在乡下盖了新房,后来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每次搬家,父亲都坚持要我带上他那宝贝木夯,也一直放在他床底下,陪着他走完了人生路。

  父亲常讲木夯的故事

  父亲每次跟我说起他的木夯,就特别激动、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1958年农历正月初九,那天下着大雨,我们跟着许段长(当年国庆节作为先进养路段的代表进京出席表彰会)上了泰井(泰和——井冈山)修路工地,开始我们挑的黄土是用牛拉石碾夯实,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石碾根本压不到,严重影响修路质量,有一天牛拉石碾陷到边沟里,还伤了一位民工的脚。当晚,设在早禾市公社(就是红军女团长王泉媛工作生活的地方)的泰井公路工程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我作为班组长代表被邀参会,会前许段长就交待我要多出点子、提建议。”

  “灵光乍现,我突然想起了1937年和你爷爷去修八一桥(当时称中正桥)时,你爷爷做了一只木夯打木桩很实用,也很简单方便,就拿着桌子上的茶杯比划着说了一遍。主持会议的吉安公路总段的张总段长(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的山东籍南下老干部)连声说:‘好!’,并要我们许段长落实到位。”

  “第二天月亮还挂在树上,我就带上两位工友上山了。砍了一棵百年不腐之木——柞树,做成了一只高1.17米、直径36公分、重90斤、有4根扶手的木夯,并在许段长的亲手指导下试用,效果真好:夯实路基时速度快、达到了质量要求,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两人),人人会用,随时可用。”

  “许段长立即将情况汇报给张总段长,指挥部马上在我们泰和段工地召开木夯夯实路基现场观摩会。许段长安排我先作了夯实路基的木夯演示,然后向大家讲解了木夯的材料要求、制作方法和安全操作要领。接下来就是张总段长讲话:‘俗话说得好啊,高手在民间!修路的高手就是能工巧匠、土专家、老黄牛,就在我们工人中。大家都要向老吴学习,人人学技术、个个当专家,苦干加巧干、革命加拼命,保质保量修好井冈山公路,向党的生日和国庆节献礼,为老区人民造福!’……”

  “在热烈掌声中,我从张总段长手中接过了一只印着‘为革命修路’的搪瓷彩花大脸盆和两条毛巾,这些在当时都是凭票供应的紧俏物资。大家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会议决定:每个修路班组都要照样做一只木夯并立即使用,这种木夯成为当时修泰井公路的木“压路机”。

  


原文链接:http://jt.jiangxi.gov.cn/art/2021/3/26/art_32669_3301013.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