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规范 > 正文

北京将调整843个公交站名 涉及站位1683处

时间:2021-03-16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特”字头公交路号退出历史 二环路四环路启用200和400路号

  近日,北京公交集团发布《关于公交站名规范方案的通告》,将于2月6日首车起实施。此次站名规范调整规模非常大,方案涉及公交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

  调整涉及站名843个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由于外部实体变化、站位挪移等原因,个别公交站名已不能准确标识车站位置,给乘客辨识和出行带来了一定不便。为方便乘客出行,北京公交集团继2005年、2014年之后,再次开展对所辖线路集中统一规范站名的工作。

  2020年以来,北京公交集团经过大量调研,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查阅史料、现场踏勘、社区或单位访谈,形成站名规范初步方案,于2020年12月向社会公示并征求市民意见建议,共收集到895名热心市民提出的6200余条具体建议。通过充分讨论,吸纳市民意见,制定完善站名规范方案。据介绍,规范方案共涉及站位1683处,站名843个。

  鉴于站牌的制作与更换、语音报站器及车内显示屏信息的灌录需要一定时间周期,在站牌尚未更换的过渡期间,部分线路将先行采用在原有站牌上张贴新站名临时贴纸的措施,便于乘客在站台获取准确的新站名信息,后续逐步更换新站牌;语音报站器及车内显示屏信息将于4月30日前陆续更新完成。

  规范站名重点解决五类问题

  公交站命名原则及依据是什么?据了解,依据《北京市地名法》《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按照“尊重历史、好记易背、命名先行、规范有序”的总体原则,公交站命名要求准确、简练、唯一。具体依据上,以地名为主,可以小区名称、道路名称等较为稳定的实体为命名依据,新增站位不使用企事业单位或商业机构命名。此外,站名要使用汉字;同站或不足半个站距的相邻站位使用同一站名,不出现“同站不同名”或“近站不同名”。

  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举例介绍,此次规范站名要重点解决五类问题,包括:

  因外部实体发生变化,导致站名与实体不符的。例如:“东风桥”拟调整为“东风北桥”(立交桥名变更);“利泽西街西口”拟调整为“辛店路西口”(道路名变更);“上地七街环岛西”拟调整为“上地七街路口西”(上地七街环岛拆除);“楼梓庄乡政府”拟调整为“楼梓庄路口东”(楼梓庄乡已撤销)。

  由于道路改扩建、交通组织变更迁移站位,同名站位距离已超过一个站距的。例如:位于朝阳北路的“青年路口”站拟分别调整为“青年路口西”“青年路口东”。

  结合前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站名规范的经验,对康营、京旺家园等网格化道路特征明显的近年新建区域,建立区域内公交车站命名规则及统筹调整方案,既方便现状识别,也为未来区域发展留有命名空间。

  按照《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关于“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保留传统地名”的要求,对于核心区内传统地名周边站位,现状站名指代相对模糊的,优先调整为传统地名。例如:“东花市大街”拟恢复为“铁辘轳把”;“龙潭路西口”拟调整为“东四块玉”。

  对于站名中含有不同区域同名实体的情况,在站名前增加区域名称便于区分。例如:位于顺义区的“樱花园”调整为“顺义樱花园”,与中心城区的“樱花园”区分。

  取消“特”字头公交路号

  按照《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总体规划》中关于“完善地面公交路号编制规则”的要求,北京公交集团拟结合站名规范工作,自2月6日首车起,同步调整23条线路路号,解决公交线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别路号遗留问题,包括取消“特”字头路号,调整二环、四环环线线路路号。

  根据方案,将取消“特”字头路号。上世纪90年代起,北京部分线路用上了新型特种双层公交车,启用了“特”字头路号,随着近年来双层公交车辆的普及应用,“特”字头已不再有明确的专属含义,此次调整将予以取消。

  调整二环、四环环线线路路号。将全线行驶于二环路、四环路的公交干线启用200、400路号,便于乘客识别。同时,主要服务于核心区的5、6、7字头线路调整为市区路号。

  目前,北京“7”字头仅有三个路号在用,为了集约使用路号资源,拟调整现有“7”字头线路为其他路号,“7”字头号段资源结合未来线路的发展另行启用。

  此次路号调整,选用的新路号遵循“尊重历史、便于识记”的原则,充分尊重线路和区域的历史,优先采用线路途经区域或周边区域历史知名的路号,如特8路(内、外)调整为368路(内、外),674路调整为63路。便于识记,原则上路号尾数不变或使用原路号的部分数字,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识记,如特2路调整为142路,635路调整为135路,691路调整为69路。

  

  


  


原文链接:http://jtw.beijing.gov.cn/hyfc/yyfw/202102/t20210208_227969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