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交通运输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水路运输 > 正文

无锡港航:岸线“一企一策”率先把脉 港口“提能升级”精准行动

时间:2024-10-15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为进一步推动港口岸线集约高效利用,无锡市港航中心自去年率先启动港口岸线集约利用评估工作以来,一鼓作气,连续两年完成所有沿江内河港口的岸线集约利用评估报告编制工作,2023年所有港口A类24家,B类127家,C类215家,D类63家,在此基础上,加大评价结果应用,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无锡港“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方案,为全市港口企业一对一精确“把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无锡港口岸线集约整合、高效利用和有序开发,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一企一策”重点针对港口企业效益、绿色、智慧、安全等关键指标,联动市、区两级交通港航部门,对各辖区港口码头岸线集约利用情况深度掌握,组织各辖区港口企业填报三年整改提升计划,形成无锡港“一企一策”整改提升方案表,推动引导企业根据“一企一策”整改方案进行相应提升。

  通过分级分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岸线利用效率和效益双低或长期闲置的码头,引入国有资本,激发生产效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对自身货源不足的企业自备码头,鼓励向社会开放服务,发挥公用化改造积极性,实现双向共赢;对泊位等级与靠港船舶船型不相匹配的码头,进行升等改造,或港池扩容,提升综合基础设施能力;对绿色智慧水平较低的码头,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防治,鼓励企业进行设施设备智能化改造,有序促进绿色低碳智慧转型。

  目前,在“一企一策”的指引下,已有一批码头通过整改提升措施,集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初显成效,成为示范引领的典例:

  一是挖潜盘活,整合利用新升级。在无锡(江阴)港,通过对长江岸线的挖潜利用,江阴港口集团5号码头、通用码头的改扩建工程在不新增岸线的基础上,将现有码头升级为15万吨级散货码头;兴澄特钢、利港电厂、长宏国际等一批企业码头的泊位提档升级前期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通过引入国资加大对沿江零散、闲置资源的整合力度,激活了沉睡的岸线资源,如江阴国有资本控股集团对联合铁钢项目的收购,不仅盘活了低效资产,更提升了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退港还绿,业务转型新结构。位于无锡(江阴)港的扬子嘉盛液化天然气码头,从低效液体化工码头升级为公用型LNG装卸码头,不仅有效助推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减少污染排放,同时也为“气化长江”添砖加瓦。宜兴善卷河通过拆除低质码头,淘汰落后产业,释放土地和岸线,引进新质生产力,提升区域竞争力,旧貌换新颜,不仅改善了沿河环境,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整治开发,产城融合新布局。例如无锡新吴区结合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整治提升规划中的景观规划与企业改造方案,采取异地搬迁整合至公用作业区的方式,计划将无锡储运等整体安置至高新物流。无锡惠山区计划对整体重新开发利用,以惠山区产业布局、物流园区布局为依托,大力发展集装箱、通用货类运输,完善铁水联运集疏运体系,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石塘湾铁水联运物流基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一企一策”,不仅是无锡港口发展的新手段,更是对未来港口发展模式的深刻探索。下一步,无锡交通港航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港口岸线资源使用的准入和推出机制,坚持退低进高、扶优劣汰、腾笼换凤,强化集约高效利用理念,常态化周期性开展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积极探索港产城协调融合新模式,在港产园一体化发展、龙头企业壮大培育等方面做好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无锡乃至全省港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无锡港航)


原文链接:http://jtyst.jiangsu.gov.cn/art/2024/9/30/art_88282_113762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交通运输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